当前位置:主页 > 简体中文 > 国内要闻 >

中宣部举办首场新闻发布会 两位发言人亮相

  • 2011-05-27 15:25

 

     昨日,中宣部召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和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这是中宣部举办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中宣部两位新闻发言人王晓晖和胡孝汉同时亮相。

  王晓晖通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已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近日印发施行。他介绍,“十一五”时期,国家社科基金累计投入达17.46亿元,比“十五”时期的5.59亿元增长了2倍多。

  王晓晖还介绍了今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情况。他表示,今年国家社科基金23个学科共受理申报21182项课题,由于实行了适当限额申报措施,申报数量比去年减少22%。评出的立项名单经审批后,将于6月中下旬在网上公布。

  王晓晖表示,去年2月份中宣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来,先后两次在中央外宣办组织的发布会上发布新闻,并四次举行专题或书面的新闻发布,今后会以更加积极、主动和开放的姿态向外发布新闻。

     王晓晖

  中宣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

  简介:1962年生,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1986年毕业到中宣部工作,历任宣传教育局副处长、处长、助理巡视员,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舆情信息局局长,理论局局长,中宣部副秘书长。2009年起任中宣部副部长。

  胡孝汉

  中宣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

  简介:1961年生,曾在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工作多年;1997年任新华社国内新闻部副主任;2004年1月任中宣部新闻局局长,2006年当选为中国记协副主席;2009年10月任中宣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

     ■ 发布焦点

  【学风】 近3年10个项目撤项处理

  王晓晖表示,学风问题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学风浮躁问题比较突出,甚至一些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学风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学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介绍,国家社科基金管理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不断完善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机制,加大对现实问题研究的资助力度,引导广大专家学者进一步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二是严把立项“入口”和结项“出口”,严把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鼓励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鼓励潜心钻研、注重积累,鼓励重质量、出精品;三是严肃处理项目研究中的学术不良行为。

  王晓晖提供的数据显示,近3年,作撤项处理并公开通报批评的有10个项目,因研究质量不高而暂缓结项的有1111项,因研究态度不认真、成果质量低劣而终止研究的有35项。

  王晓晖说,学风问题的产生有各种原因,但最根本、最深层次的还是一个学术评价体系问题。推动学风建设,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学术综合评价体系,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评审】 弄虚作假3年禁申报课题

  王晓晖介绍,国家社科基金实行“面向全国、公开申报、公平竞争、择优立项”的原则,目前采取的是匿名通讯初评与会议评审相结合的评审方式。

  一是在课题申报环节,明确要求申请人必须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三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立即予以撤项并通报批评。

  二是在通讯初评环节,为确保评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采取“背对背”的异地匿名评审方式,专家所评材料都不是本省或本单位的,凡发现评审材料中透露申请人相关背景信息的取消参评资格。

  三是在会议评审环节,通过《评审细则》,对评审程序、评审要求、操作流程、评审纪律等作出具体规定,评审专家人手一册,严格按章操作。四是在评审工作结束后,立项名单全部上网公布,接受监督。

  王晓晖说,将严格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的准入资格和条件,凡有不良信誉记录者一律不能担任。目前会议评审专家总共有800人,通讯评审专家有15000多人。(记者郭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