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简体中文 > 国内要闻 >

民间资本加速集结补短板重大项目

  • 2020-08-18 15:59

 

   加快补齐短板、扩大有效投资,是加速经济复苏和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有关部门和地方近日密集部署补短板扩投资,不少地方加紧谋划补短板重大项目库,涵盖公共卫生、水利、城镇化建设、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而作为稳投资的重要力量,加大力度吸引民间投资进入补短板领域被置于要位。业内指出,随着要素成本不断降低以及融资支持力度增强,民间资本将加速集结,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也将提速增效。

 
  8月11日,湖北省印发《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将聚焦公共卫生体系、交通、水利、能源、新基建、冷链物流和应急储备设施、城市、产业园区提升、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等十大领域,用三年时间实施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十大工程”滚动项目库项目达4572个,估算总投资约2.3万亿元。
 
  这只是一个缩影。从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到水利工程补短板,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到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再到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优先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鼓励将回收资金用于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近段时间,我国不断发力补短板扩投资。
 
  以REITs试点为例,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REITs试点项目重点聚焦两大领域。其中之一就是优先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比如,仓储物流项目,收费公路、铁路、机场、港口项目,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稳投资的重要力量,吸引民间投资进入补短板领域被予以更多强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还明确规范有序推广PPP模式,带动民间投资参与投入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的积极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民间投资的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应对疫情、公共卫生、仓储物流、应急储备等短板领域的建设。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发展生猪生产及相关产业、发展促进鲜活农产品流通、参与废旧家电回收拆解、参与节能环保产业等当前需要投资的产业。
 
  地方也在紧锣密鼓推进。河南等地提出,充分发挥政府投资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补短板领域。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积极通过PPP等多种方式参与补短板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湖南省发展改革委10日公布了补短板领域政府支持引导民间投资专项2020年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项目12个,总投资额140.12亿元。内蒙古发展改革委日前下达2020年补短板领域政府支持引导民间投资第二批中央预算内资金3100万元。
 
  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投融资(IGH)合伙人李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补短板重点领域包括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城乡基础设施、仓储物流、公共卫生、应急储备等。民间资本参与较多的领域具有投资体量较小、运营属性较强、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公共服务、仓储物流等领域。
 
  “总体来看,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期工作具备一定基础、投资回报机制较为明确的项目,民间资本参与积极性较高。”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民间资本是财政资金的有力补充,能够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此外,民间资本的盈利模式和资金体量更为灵活,也能够下沉到细分市场寻找投资机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下降5.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6个百分点。专家指出,与整个投资相比,民间投资增长仍然相对滞后,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民间投资迫在眉睫。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民间资本参与补短板重大项目,可以增加多元化资金供给,而且更注重项目实际效益,有利于引领重大项目提质增效,扩大有效投资,使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更加充分。“但是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需要设计良好的激励相容机制,让民间投资能获取可预期的回报,并在产权上提供有效保护。”刘向东说。
 
  此外,业内指出,民间资本参与补短板重大项目,其劣势在于资金实力有限、融资能力较弱。加强民间资本融资支持,健全民营企业增信支持体系,正成为地方吸引民间投资进入补短板领域的“必选项”。
 
  宁吉喆日前也强调,要改善民间投资融资条件。引导银行推出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增加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规模和比例。
 
  “要消除金融领域对于民间资本的各种隐性壁垒,优化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信息对接机制,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引领作用,设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引导基金或信用保证基金,重点为首贷、转贷、续贷等提供增信服务。”高瑞东说。
 
  李炜建议,利用补短板专项资金,提升政府方出资能力以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项目落地。此外还要创新补短板项目融资渠道,进一步出台支持项目融资的具体政策。刘向东也表示,要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包括投贷联动、债券股等政策措施。(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班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