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 2014-10-08 16:22
新华网北京10月7日新媒体专电 2014年第40-41期《瞭望》新闻周刊合刊将发表慎海雄的署名特稿: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起海内外舆论的热烈反响,为我们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指明了方向。
一个民族,如果说血脉传承是体,文脉的传承则是魂。“孝悌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之魂,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璀璨瑰宝。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强调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是复古守旧,捡回长袍马褂,而是要着眼于科学对待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总书记以三个“可以”为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提出了明确的实现路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三个“可以”,是我们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的有力指引。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华文化浩浩汤汤,历经沧桑仍绵延不绝,密码就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自觉中,就在“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济世自信中……中华文化的精神取向刚毅而坚韧,胸襟宽广而开阔,有着深切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情怀。人类进入21世纪,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同时,战争、暴力、饥饿、贫困,依然威胁着千百万人的生命和生存,傲慢、偏见、不公、不义,仍是国际社会的毒瘤。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携手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全人类共同担当。提倡“和而不同”的中华智慧,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尊重和承认差异性存在,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不同国家、不同文明,才能取长补短、共生共存、合作共赢,建立清平有序的国际秩序。
西谚说:“上帝如果关上了门,必会为你开一扇窗。”在当今世界,许多看似已成死结的难题,如果以中华智慧来指点迷津,就往往茅塞顿开,为全球治理提供智慧: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习总书记列举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16个方面的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这些精神财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为人类寻找和谐相处的“最大公约数”提供了方法和路径,受到广泛赞同。习总书记提出的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构想,汇聚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开放、进取、合作、共赢的积极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赢得各方热烈呼应。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启迪人类如何“办好世界的事”,也启示我们提高治国理政水平“办好中国的事”。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涉“险滩”、啃“硬骨头”,矛盾的复杂性、任务的艰巨性前所未有,需要我们综合施策、找准突破口,以中华智慧破解发展难题,蹄疾而步稳地推进各项工作,这同样需要以古鉴今。
习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揭示了协商民主的丰富内涵,引起广泛关注。习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既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也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习总书记关于“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思想,被舆论概括为“中国式商量”,就尽得中华文化之精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尤为强调和谐、合作、包容,注重从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主张、不同的诉求中寻求共同的利益交汇点,以求共赢。“统天下者当与天下同心”。“中国式商量”,对于今天我们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民主决策,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广开言路,博采众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改革发展添助力、增合力,是一笔宝贵的政治文化财富。
优秀传统文化启示治国理政,还有许多方面。比如,发展经济,从《管子》提出“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到朱元璋感悟“民富则亲,民贫则离”,再到程颐“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忧为本”,都启示改革发展必须始终着眼于改善民生,着眼于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比如,建设美丽中国,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无论儒家“赞天地之化育”的生态伦理,还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智慧,抑或是佛家“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权利”的生态观念,许多内涵都与现代生态文明的理念高度契合,以致一些西方生态学家提出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中华儿女,更要从祖先的生态文明自觉中吸取智慧,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论述,为加强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启发。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作为国家治理重要基础之一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脱离我们的文化传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就是道德实践的具体过程,在当前尤需弘扬。正如有同志所感叹的:当我们国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物质水平不断提高,道德却不断滑坡:社会上,老人家跌倒了,路人却在犹豫要不要扶;市场上,商品流通了,“地沟油”却不断侵蚀我们的餐桌……反观于此,民族复兴道路上,需要通过重建精神道统,穿透物欲的迷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沉的历史积淀、博大的文化精神、高远的思想境界,要浸润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之中,落细落小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去。
恢国学以开新域。“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实现中国梦,我们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重要思想,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汇聚新的力量,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坚定奔向中华民族美好的“新域”。(文/慎海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