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简体中文 > 国内要闻 >

东北三省兴边富民成效显著

  • 2011-10-18 14:49

 鱼在网箱跳 参在池中长 果在枝头笑——东北三省兴边富民成效显著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杨步月)鱼在网箱跳,参在池中长,果在枝头笑……金秋十月,记者随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组织的中央新闻媒体“兴边富民行动万里行”采访团在东北大地采访时看到,这里处处盛满兴边富民的“果实”。
 
    在洒满阳光的黑龙江上,整齐排列的网箱里,鱼儿雀跃。20岁的曹金龙吃力地拽起渔网,准备将一二十条肥硕的鲤鱼捞出来,卖给附近的饭店。从今年5月起,曹家尝试用网箱养了20箱鱼。小曹说,网箱养鱼一个半月为一期,他家已养了三期。与鱼塘养殖相比,网箱养的鱼经过黑龙江水净化,味道鲜美,每斤价格要高四五倍。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民族宗教局局长吴良俊介绍,目前该区已建成网箱养鱼基地4个、养殖点22个,发展养殖户66户、网箱430箱,在184公里的界江沿岸6个乡镇形成了一条“特色江鱼养殖带”。
 
    “我们每年可产鲫鱼、鲟鱼等商品鱼17万多公斤,实现产值1376万元。”吴局长说,网箱养鱼正在成为当地兴边富民行动的新亮点,他们将围绕打造黑龙江优质冷水鱼品牌,发展深加工,使网箱养鱼增值增效。
 
    不仅发展特色产业,国家兴边富民行动自2000年启动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共投入兴边富民专项资金3.37亿元,扶持孙吴县、逊克县等边境地区建设了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项目5000多个,有力地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截至2010年,全省18个边境县(市、区)的GDP达6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97元,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初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发展道路。
 
    辽宁省的兴边富民工作也搞得有声有色。始建于2000年的东港市红基丰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兴边富民资金帮助下,已发展海参育苗、保种车间11栋,年育苗15万斤左右,成为丹东市规模最大的低盐刺参优良苗种繁育基地。
 
    在一米多高的水池边,红基丰润公司总经理王洪静捞起一串白色塑料网片,他指着上面的一个个黑褐色“肉团”说:“这就是人工培育的海参,它是从小米粒大小长起来的,最大的能长到几两重,神奇吧?!”
 
    东港南濒黄海、东依鸭绿江,海参养殖是其支柱产业。“东港的海参养殖是从我这里开始的。”王洪静自豪地告诉记者,他还响应兴边富民号召,特意安置了30名少数民族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近两万元。
 
    与此同时,以创新满药为己任的丹东药业、酿造甜美生活的宽甸万钧蜂业等一大批龙头企业也成为辽宁兴边富民行动的“领头羊”。
 
    在吉林省珲春市板石镇孟岭村,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仔细一瞧,一些苹果上贴着“感”“谢”“富”“民”等字样的不干胶。村支书李虎植说,等收获时,揭下不干胶,这些字就会留在苹果上,“带字”的苹果特别畅销。
 
    56岁的李虎植是朝鲜族,身为“苹果大王”的他远近闻名,今年他家预计产果20万斤,保守收入100万元。“我们村有236户600人,80%为朝鲜族。目前有150户种植富硒苹果,预计今年仅苹果收入就达上千万元。”他说,孟岭村苹果基地建于2006年,是利用30万元兴边富民资金起家的。
 
    集安市是吉林省的人参主产区之一,2010年当地民委争取兴边富民资金180万元,用于支持榆林镇朱仙村大地参业平地栽参、凉水朝鲜族乡石青村林下参等项目建设,预计达产后种植户人均增收7000元。
 
    位于长白山腹地、鸭绿江畔的白山市也积极利用兴边富民资金,发展了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梅花鹿养殖、临江市山葡萄基地、浑江区食用菌产业等项目,使全市4个边境县(市、区)从根本上改变了落后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