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简体中文 > 重要论述 >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 2011-07-28 09:4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访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发展的需要,是向现代化宏伟目标迈进,逐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的需要。
 
    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方新认为,在过去的20多年间,我国保持了年平均9.4%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在今后15-20年还必须保持较快发展。然而受资源、能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传统的工业化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只能另辟蹊径,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新路,那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依靠科技发展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是,我国目前的科技能力还难以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方新说:“这些年来,我们的科技发展有几不少几不多。成果不少,获国家高等级奖项的成果不多;专利不少,获授权的发明专利不多;论文不少,高质量、高引用率的论文不多。”方新解释说,概括说来我们过去的“自主研发”主要起到三个作用,一是打破封锁,别人有的我们也有了;二是提高企业引进国外技术的谈判地位,降低技术引进的价格;三是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许多产业,我们未能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基本没有创造出新的产业增长点。
 
    她说:“我们今天把自主创新提到这样的高度,就是要培养全民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牢牢地把握住创新与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可持续发展。”
 
    方新认为,从国际经验看,没有任何一种创新体系是普遍适用的、是最优的,我国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必须由本国国情决定。“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方新解释说,“创新”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在1912年首次提出的,他把创新概括为组合生产要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市场。新熊彼得学派把“创新”定义为“发明的首次商业化应用”。也就是说,创新的目的是形成价值,创新成功与否要由市场来检验。而组合生产要素去创造加值,正是企业的基本职能,所以企业应该是创新的主体。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要想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首先要有压力,市场竞争的压力。当市场竞争的压力威胁到生存的时候,企业才会自觉地进行创新。其次是要有动力。这种动力既源于明晰的产权,又来源于良好的治理结构,更取决于优秀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第三是要有能力。创新也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才有能力自主创新。
 
    当然,企业不是全能的,需要科研单位给企业提供技术源头和知识库,需要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人才。创新是全社会的协作,必须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科研机构、教育机构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同时我们必须注意,不能把产学研的功能僵化地分开。我们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产学研的功能也处于动态的调整过程中。
 
    针对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方新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政府转型。正如温总理强调的,政府的职能要逐步转变为“发展经济、调节市场、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各级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能,在创新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逐步纠正错位,收回越位,弥补缺位。
 
    第二,重塑创新主体。深化制度改革,壮大产、学、研的实力,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组织和网络。
 
    第三,创造良好的环境,繁荣市场竞争。良好的环境包括法律、制度、政策等环境,当前特别要重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造良好的环境,也需要加强包括软件、硬件条件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的建立。
 
    第四,推进系统整合。一是要加强产学研三者的结合和互动,二是要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记者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