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简体中文 > 创新理论 >

《2012创新型国家发展报告(简版)》(二)

  • 2013-01-22 14:03

 

第二章 2013年中国创新发展展望

 
 
    第一节 2013年中国创新发展主题:创新民生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创新民生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在十八大报告中,党中央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十八大报告将“民生”作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指出通过经济发展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的改善民生,实现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因此“改革创新”是中国政府一直强调的、必须始终贯彻到治国理政、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各个环节的核心精髓。党中央始终强调必须在经济建设中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未来中国的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创新民生发展模式,实现教育资源发展更均衡、就业更充分、收入分配差距更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生活环境更宜人,建设高人类福祉”,将是考验发展成果的核心指标。
 

    第二节 2013年中国民生发展政策取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民生发展基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未来几年,中国政府将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市场导向的科技创新,强化创新驱动的教育、人才和科技基础。把增强创新能力与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增强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财税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努力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与人才队伍。
 
    第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把巨大的内需潜力释放出来。把扩大投资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结合起来,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促进增投资与扩消费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整体素质;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求,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创新价值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拓展开放空间,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下大力气推动外贸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推动我国产业在全球分工中提升位势。在继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同时,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投资大国转变。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第四,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高度重视完善市场机制,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新潜能充分释放出来。
 

    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 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未来,中国政府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国政府将大力改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方式,由原来一味追求城镇硬件设施数量和规模转变为更加注重发展城镇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等软实力。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十八大报告以“农业转移人口”替代“农民工”称呼,将他们看作与城镇原住民一样的城镇“常住人口”,并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反映了决策层对中国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基于此,国家将在公共服务政策上进行相关改革创新:
 
    第一,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一体化。涉及公共服务的各类规划,要贯彻区域覆盖、制度统筹的原则要求,以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打破城乡界限,统筹空间布局,制定实施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
 
    第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以制度统一为切入点,抓紧制定和实施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工作目标和阶段任务。鼓励各地开展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试点,有条件的可率先把农村居民纳入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暂不具备条件的,要注重缩小城乡服务水平差距,预留制度对接空间。
 
    第三,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新增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优先投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制定并推行各类机构服务项目及其规范标准,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鼓励和引导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包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流动服务等手段,促进农村共享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第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加快建立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结合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逐步将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与户口性质相脱离,保障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分阶段、有重点地纳入居住地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教育是中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教育发展的好坏是中国能否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核心因素。我国一直将教育发展与改革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
 
    我国未来的教育改革发展将体现在: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政策推动主要体现在:
 
    第一,促进教育公平。国家建立基本公共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国民基本文化素质。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二,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以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
 
    未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学前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民族教育发展、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将是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重点工程。
 

    改革医药卫生体制,保障人民健康福利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未来国家改善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良好的医疗保障,中国政府将从以下方面开展重点改革:
 
    第一,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重点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通过支付制度改革,加大医保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责任。在继续提高基本医保参保率基础上,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着力加强管理服务能力,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保障问题。 
 
    第二,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持续扩大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药品供应和人事分配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继续加强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发展。 
 
    第三,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按照“四个分开”的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大力开展便民惠民服务,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第四,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进一步增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政策的协同性,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快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建设,加强药品生产流通和医药卫生监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完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维护公民居住权利
 
 
    维护公民居住权利,逐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实现住有所居,这是国家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未来,国家将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加快解决城镇居民基本住房问题和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建立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第一,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实行分散配建和集中建设相结合。集中建设保障性住房,要优先安排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公共事业完备、就业方便的区域。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实行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相结合。多渠道筹集廉租住房房源。完善租赁补贴制度,通过发放租赁补贴增强低收入家庭在市场上承租住房的能力。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并逐步实现与廉租住房统筹建设、并轨运行。面向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适当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
 
     第二,棚户区改造。全面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场危旧房、国有垦区危房改造。稳步推进非成片棚户区、零星危旧房改造。逐步开展基础设施简陋、建筑密度大、集中连片的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居住功能。
 
    第三,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合理确定补助对象和标准,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住房安全问题。落实建设基本要求,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完善档案管理和产权登记,推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制度建设。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提高建设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第四,保障性住房管理。加快基本住房保障立法工作,做好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衔接。鼓励各地依法建立保障性住房投资机构。研究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个人住房贷款担保体系,支持中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的收入(财产)和住房情况动态监管机制,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监管程序,严格规范准入、退出管理和租费标准。加强棚户区改造项目管理,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实施能力建设工程,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务机构,提升住房保障管理人员素质,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全国住房保障基础信息管理平台,促进全国住房保障业务系统互联互通。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开展改革:
 
    第一,植树造林,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我国现有森林覆盖率;
 
    第二,贯彻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要严格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禁止和打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第三,严格控制全国耕地保有量;继续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全力实现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
 
    第四,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降低化学需氧排放量总量,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单位GDP能耗;
 
    第五,大力支持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研发,鼓励并支持全社会更多的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
 
    第六,引导民众养成绿色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例如鼓励民众节约用水、用电,出行选择公共交通;
 
    第七,优先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
 
    第八,从所有项目的施工建设到项目建成后的生产运营的整个流程都要切实降低碳排放,实现绿色施工、绿色生产和绿色发展;
 
    第九,严格管控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切实有效的做好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第十,积极防治环境污染,严格执行各级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未来几年,中国政府将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方式,改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将是未来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