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简体中文 > 创新理论 >

《2006-2010建设创新型国家白皮书》(十二)

  • 2011-08-26 17:30
3.4  发展蓝色经济,实现经济模式向创新经济转变
 
3.4.1  蓝色经济的内涵
 
    “蓝色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表述。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将蓝色经济等同于海洋经济;二是把两者区分开来,将蓝色经济放在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下,即“一个同时具有经济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性、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海洋经济”(Lubchenco,2009),国内学者则强调可持续发展、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从时间维度上说,蓝色经济强调“海洋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和海洋资源代际公平分配”;从空间维度上说,蓝色经济强调“海洋以及海陆经济布局的优化整合”。 本研究认为,蓝色经济是以海洋经济为显著特征,以科学利用开发海洋国土资源为根本途径,以现代海洋产业为先导,强调海陆经济优化布局统筹发展,传统海洋发展方式转型,是可持续的、公平的、先进的海洋经济。
 
3.4.2  发展蓝色经济已经成为国内外的共识
 
    “蓝色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国内外对海洋与经济关系的一个重新认识。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同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关于制定美国海洋政策及其实施战略的备忘录,大力提高美国海洋能产业的国际地位,“海洋与经济的联系以及海洋在经济中的地位才首次被提升到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高度”。由此,在气候变化的全球背景下,国内外对海洋和蓝色经济的研究骤然升温。
  姜旭朝、张继华、林强,“蓝色经济研究动态”,《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总第173期)
 
 
3.4.3  发展蓝色经济,实现经济模式向创新经济转变
 
    研究显示,中国“人口红利期”将在2015年达到高峰,而后不断下降(见图3.7),“人口红利期”走下坡路意味着中国经济竞争力长期依赖于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逐渐消失。中国经济必须在“人口红利期”走下坡之前成功的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不然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无法自拔。因此,对中国经济,尤其是走在前沿的沿海经济来讲,如何确立和培育新的比较优势是关键。
 
数据来源:U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4 revision.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沿海地区拥有潜力巨大的海洋禀赋资源有待发掘。蓝色经济完全具备成为沿海地区发挥下一阶段比较优势的客观条件。这里把海洋人力资源定义为一国总人口、该国人类发展指数和靠海居住人口比例的乘积。靠海居住人口比例有多种划分,这里以距离一条海岸线25公里和75公里以内作为计算范围,因而分别得出距离一条海岸线25公里和75公里以内的海洋人力资源,如表1所示。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属于第一海洋人力资源大国(见表3.3)
 
 
    中国是世界第一海洋人力资源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教育兴海”是中国的基本国策。通过“教育兴海”,大力开发海洋人力资源,培育新的比较优势,进而发展新兴和新型海洋产业。另一方面,经济、人口往沿海集中和生活趋同可并行不悖,这有利于实现人类全面发展,提高福利,进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从而成功的实现从依赖外需向由内需驱动发展方式转变。
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研究表明经济集中和生活趋同可并行不悖
 
 
    新兴、新型海洋产业是推动创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根据初步测算,2009年中国海洋新兴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10%左右,这一比例明显过低,合理的比例应在15%~20%。要充分发挥海洋经济对向创新经济转变的作用就需要大力推动海洋新兴、新型产业发展。新兴、新型海洋产业可包括: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海洋新材料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生物育种工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产业和海洋现代服务业、海洋信息业、海洋环保产业等。
 
    作为新兴的、新型的,高度依赖高科技的经济领域,海洋经济的大力发展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这也是转向创新经济的必要条件。虽然我国海洋科技取得不少成果,但和世界先进海洋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据各方研究显示我国海洋科技贡献率为30-35%,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达到70-80%。海洋科技投入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也是很大的距离,跟目前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不相适应。2005年,中央及地方政府共投入海洋科研经费17.7亿元,占当年海洋产业总产值16987亿元的0.104%,远低于R&D占GDP比重的1.34%。而美国在1996-2005年间共投人海洋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经费达500亿美元,平均一年也有50亿美元,远远超过中国。国家级的项目如“973”和“863”,对海洋科技的投人所占比例很小,且大部分为应用开发研究。863中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研究所投人的经费仅占总投人的2.4%(3.55亿)。2008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的科技经费筹集额为8932.6万元,而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及日本海洋科学和技术中心每年用于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的经费约为一亿多美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海洋科技投入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是不相适应的,更是远低于世界海洋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需要进一步大力的提高。因此,为使海洋经济成为中国创新经济的引领,加强创新,加大海洋科技的投入、实施“科技兴海”势在必行。
  彭超,文艳.:科学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我国海洋管理对策[ J ]. 海岸工程, 2005, 24 (2) : 14 - 19.和刘大海等人:我国“十五”期间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对海洋经济的科技贡献率的研究结果分别为30%和35%
 
    蓝色经济还可以知识经济的形态推动创新经济发展。像数字海洋、港口物流等需要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滨海旅游和创意经济结合将能焕发新生活力;学习型海洋社会、海洋健康社会也是以相应的知识发展为基础。这些方面的全面发展将大力的推动海洋知识经济的形成。为了更有效的发展海洋知识经济,需要构建海洋知识基础设施,内容可包括: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等多网融合支撑;海洋情报搜集、分析、应用系统;海洋科技创新产学研联盟合作体制和机制等。
 
 
3.5  创新科技园
 
3.5.1  创新科技园功能和特点
 
    第一、创新科技园是以科研、教育机构为依托,以开发高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发展新兴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政府与生产相结合,推进高新技术和产业加快创新发展的综合基地,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示范区。主要功能是孵化高新技术成果,在园区内,开展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探索适合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成果的选择、扩散与推广;二是培育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园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和功能区;三是造就新兴产业的企业家和专门人才;四是创造经济的聚集效应,众多企业在科技园内聚集,可以节约外部固定资源和固定设施,同时企业间可以相互提供外部性,使其能够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第二、从区位角度考虑,创新科技园应设在智力密集、科技实力较强、对外开放条件较好、对高新技术具有一定消化吸收能力的城市。创新科技园可依托老城区,选择区位条件较好的风景区建立,是整个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新科技园,应赋予特殊的经济管理权限,形成“科技特区”的管理模式。
 
    第三、国外的经验表明,创新科技园面向新兴产业的开发和建设,得到政府和产业的支持,并且充分依靠相应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具有很强的研究实力和竞争实力,对于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投资多、周期长和风险大的特点,尤其在建园初期所需投入资金额度很大,这就需要尽快建立园区运作的“资金支撑点”。为了支持园区内的新兴产业开发,除了实施区外多渠道筹资外,还应参照国外经验,由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等联合建立创新科技园“风险投资基金”。
 
    第五、目前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工作的发展与国家对它们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率还很低,己有的技术创新和技术产业化尚未达到使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向国内外技术扩散的高度,新兴产业体系对国外的技术依赖性高,自主创新能力低,科技创新还不足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链。
 
    因此,应加快科技园的建设步伐,建立强大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创新技术产业体系,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最终实现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政策措施方面主要有三种:公共制度,基础设施和干预措施,一般而言此三者分别是密度、距离和分割的针对性政策措施。根据创新关联体位于(密度,距离,分割)三维空间里的不同位置,可采取不同组合的政策措施来改变优化创新科技园的密度、距离、分割维度,从而提升其创新、孵化等各方面功能。足够的密度是创新科技园高效运转的前提,因此创新科技园建设和发展应该始于从提高密度着手,如制定各种吸引资金、人才、知识的公共制度,改善投资环境,改善生活条件等。高密度的创新科技园实现集聚效益最大化主要来源于四个效应:
 
    (1)外部经济效应。创新科技聚集区内,各企业的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外溢到相邻企业,从而使各个企业都从这种知识外溢中受益。大量的专业信息,通过个人关系、各种社区联系、人员流动等等进行交流,节省了空间交易成本。新知识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利用速度及效率也大大提高。各企业合作之中存在着竞争,提高了生产效率。
 
    (2)人才聚集效应。创新科技聚集区吸引相关专业人才来区内工作,事实上形成专业化的人才库,各企业所需人才可互相流动或调剂,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更有保证。
 
    (3)学习创新效应。科技聚集区内各企业分工协作而又相互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创新,一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其他企业,因为很容易进行实地考察和面对面交流,从而容易学到新的知识,促进创新的产生。
 
    (4)产业群聚效应。科技聚集会波及相关互补性科技,产生优势科技群。由此看来,一个发展良好的科技聚集区,可以成为吸引人才的热点,成为引进技术和技术创新的重点,成为相关企业集中的地区,有的还可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研究与开发中心。
 
 
 
3.5.3 创新科技园类型和发展模式
 
    上世纪90年代初,为全面推进科技与经济体制改革,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有选择地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建设国家高新区。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国家高新区数量已达54个,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实践充分证明,建设国家高新区是走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的伟大创举。目前,创新科技园的分类主要有两种标准,一、按照发展模式分为企业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大学主导模式和科研机构主导模式四种;二、按照主要产业类型划分,包括农业科技园、海洋科技园、生态科技园、软件科技园、教育科技园、工业科技园等等。
 
3.6  创新文化建设
 
3.6.1  文化的涵义和创新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内涵是指影响和解释人类生活方式的知识、制度和观念,其中,知识指关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所有认知;制度指规范人类行为的规章、程序、伦理道德和习俗的集合;观念指思想、信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文化外延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法律、道德、习俗、科技知识、文化设施、文化产业、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和个人行为文化等,文化外延可以包含纯粹文化、文化设施、文化产业和其他领域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和个人文化)。
 
 
    我们可以结合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讨论创新文化的概念。创新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与创新活动相关的文化形态,是指人们在创新活动中的文化实践及文化成果,按文化的内涵来分,创新文化包括对影响和解释人类生活方式的知识创新,对文化制度创新以及对文化观念创新。按照文化的外延来讲,文化创新包括文化设施创新、文化产业创新、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和个人文化的创新等等。
 
 
3.6.2  中国创新文化的背景和现状
 
    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受到文化的极大影响,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要大力培育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文化领域的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新时代的到来需要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动力的重要标志就是创新。一个社会的创新文化不仅影响着知识和成果的出现,更影响到知识的传播以及成果向现实的转化。各个层面的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创新文化则是最原始的驱动。创新文化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程度,创新文化是创新国家发展的基础,弘扬创新文化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中国创新文化的建设取得一定成果,以2005年世界各国的各项指标统计数字计算,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大体是:在131个国家中,文化生活现代化指数排第58位,属于初等发达国家;文化竞争力指数排第24位,属于世界中等强国;而文化影响力指数排第7位,属于世界强国。中国文化影响力好于文化竞争力,而文化生活现代化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最大,因此,创新文化现的关键因素是提高文化生活的现代化水平。
 
 
3.6.3  创新文化的功能与建设要素
 
 
 
    从制度层面上看,创新文化是提升社会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自主创新有赖于动力机制与制度安排,建立创新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必然要求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文化与制度安排。一个社会的社会制度、社会运行机制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无一不与该社会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创新体制机制的形成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氛围。创新文化的发展的主要功能是在全社会构建一种鼓励创新的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积极营造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创新热情与活力的人文环境。在创新文化的构建中,没有观念形态和思维方式等的创新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实践效果,不能转化为公众所认可与仿效的文化形式。我国缺乏重大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难以涌现等产生的主要原因,正是缺乏创新文化的有效支撑。
 
    建设创新文化,首先需要的是各级政府要出台鼓励创新的相关政策,大力倡导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同时又强调诚信的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第二,建设创新文化应与先进文化相结合,才有生命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有利于社会进步,反映特定时代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第三,建设创新文化的重点是创新观念文化,观念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精神决定了人们有利于“创新”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人们对创新活动的态度、意志。第四,建设创新文化的载体是百家争鸣、开放宽松的文化氛围与系统严谨、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的结合。
 
 
 
 《2006-2010建设创新型国家白皮书》由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