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简体中文 > 创新动态 >

福建激发创新活力 促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

  • 2020-10-10 14:03

 

   新华社福州10月9日电题:福建激发创新活力 促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

 
  新华社记者董建国、张逸之
 
  民营经济大省福建近年来瞄准创新资源薄弱、科研投入不足等痛点,大力发展创新实验室,通过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和孕育新兴产业的新技术研究攻关,加快推进福建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发展。
 
  创新实验室接连落地
 
  福建省从去年开始聚焦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光电信息、能源材料、化学工程、能源器件等领域启动建设首批4家省创新实验室。
 
  近期,总投资33亿元的宁德时代21世纪创新实验室开工建设。宁德时代董事长、实验室主任曾毓群说,实验室聚焦于能源存储转化领域的前沿基础问题研究,致力于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创新高地。“实验室已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50人,规划在未来5年内发展至千人规模。目前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技术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处于国际前列。”
 
  今年9月,位于厦门的嘉庚创新实验室,近7万平方米的研发大楼已投入使用,10余个科研团队已经进驻。“这是按国际领先标准建设的能源材料大楼。”实验室负责人、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涵韬说,实验室5年内规划新增投入20亿元,现已吸引海内外科学家200余人加盟。
 
  依托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设立的闽都创新实验室主要聚焦光电信息领域科技攻关。实验室负责人曹荣说,今年实验室新引进传感器芯片技术团队、激光微纳制造技术团队、5G通讯光模块研发团队等团队。在泉州清源创新实验室,研发团队正与企业联合开展产业技术研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
 
  聚焦产业需求 “硬核”科技涌现
 
  “福建省把建设省创新实验室,作为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举措。”福建省科技厅厅长陈秋立说,2020年至2026年期间,福建省级财政计划投入39.2亿元支持创新实验室建设,其中今年投入建设经费4.8亿元。
 
  福建省各创新实验室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发展“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发挥出强劲的研发实力。
 
  今年3月,一种石墨烯涤纶材料在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得到应用。“这款新材料由嘉庚创新实验室与翔鹭公司合作开发,集抗紫外线、抗菌多功能于一体,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运动套装和家纺领域。”周涵韬说,“实验室先后与天马微电子、三安光电等60余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相关应用产品带动产值预估达30亿元。”
 
  “有了清源创新实验室支持,项目合作很高效。”佑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勇说。今年复工以来,显影液这一上游原材料,因国外企业断供让不少液晶面板企业陷入困境。佑达环保与清源创新实验室展开合作,仅用半个多月时间就攻克关键技术,4月份建成了1条生产能力达每年3000吨的显影液生产线,市场前景广阔。
 
  下好创新先手棋 构建多元创新体系
 
  以创新实验室为牵引,福建省正逐步构建多元创新体系,不断为产业需求提供技术储备与支撑。
 
  在福建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处长吴颖看来,产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但福建大型科研机构较少,科研资源相对不足,高层次和科技领军人才缺乏。大手笔共建创新实验室、推动成果落地转化成为解题之举。
 
  除了省创新实验室,“十三五”期间,福建省还建设并评估命名了15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立项建设或挂牌32家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端创新资源的加速集聚,为福建省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关受访人员认为,福建科研补短板仍需爬坡过坎、练好内功,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科技创新要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科技投入要政府投入和企业投入并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说,福建要加大跨校、跨行业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合,更好地聚集政府、产业、科研部门力量,形成产学研的良好互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