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简体中文 > 创新动态 >

广东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优秀科技成果频出

  • 2014-05-21 09:25

 

  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共颁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奖26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0项,获奖成果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195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28件,直接新增利润386亿元,形成了一批覆盖广东省支柱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抢占了部分行业制高点。
 
  据悉,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完成的“交直流并联大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项目及由深圳市南山区政府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深圳市南山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及运行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荣获特等奖。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2013年,广东省基础研究取得新突破,全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13.67亿元,新增国家973计划(包括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7名。2013年获奖的22个自然科学类项目共发表论文1832篇,其中SCI、EI收录1442篇,他引16190次。
 
  由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一等奖项目“区域空气毒害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发表SCI论文208篇,其中环境科学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2篇,国际大气环境领域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5篇。项目研究使珠三角成为我国区域空气毒害物研究最为深入的地区,为珠江三角洲在我国率先实施区域空气毒害物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平台和科学支撑。
 
  由汕头大学完成的一等奖项目“超分子配位化合物及其集聚体的控制合成”,在SC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88篇。项目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具有先进功能的超分子配合物集聚体,主要在发现新化学反应、构筑新结构网络和建立新制备合成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青年人才成生力军
 
  据统计,今年获奖人员中,牵头或参与研究攻关的40岁及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员达1570人,占总获奖人数(3106人)的50.54%。获得一等奖的30个项目中,团队平均年龄在45岁及以下的有26个,占86.7%,说明一批具有重大原始创新发展潜力的青年科学人才正在勇挑科研重担。
 
  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完成的一等奖项目“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三维综合模拟技术系统”,团队平均年龄仅36岁。项目研制了国际上首套中试规模的、专门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的三维综合模拟技术系统,研制出三维模拟装置。该科研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促进了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中三维综合模拟控制、测量和仿真等技术的发展,为未来我国建立海上和冻土区商业开采平台提供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
 
  据了解,广东省已初步形成了培育造就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骨干力量的良好环境,也说明广东科技奖励在发现、凝聚和培养尖子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激励作用。
 
  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据悉,今年的获奖成果中,由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完成的有156项,占获奖项目的59.7%。企业以第一完成单位牵头完成的有106项,占获奖项目的45%,充分体现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显示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之间的协同创新成效显著,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依托的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完成的特等奖项目“交直流并联大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在南方区域建成了“八交五直”、输电能力达2470万千瓦的世界最大规模交直流并联电网,始终保持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项目成功实现了我国能源资源跨区域大规模优化配置,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广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带动了国内电力装备制造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而由中兴通讯(000063)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一等奖项目“高性能lte基站商用系统”,所开发的高性能LTE基站系统,能够高效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获取最大的吞吐量和峰值速率,同时基于扁平化的网络架构进一步降低系统时延,提升用户体验。该项目成果创新性地提出全球领先的“4G云接入”解决方案显著提升网络性能,引入超级小区技术用于铁路和航空等高速环境下的连续覆盖,引入多种基站节能技术降低基站功耗推行绿色基站。这些成果不仅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电力装备和电信设备的国际竞争力。
 
  科技成果惠及社会民生
 
  长期以来,广东的科技创新注重社会民生,历年来的获奖成果都体现了科技改善民生、科技惠及百姓的重要作用。据了解,2013年有112项获奖成果涉及农业科技、重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领域,占获奖项目总数的42.7%。
 
  例如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一等奖项目“小菜蛾成灾机制研究及抗药性治理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成果明确了小菜蛾成灾的规律与机制,建立了小菜蛾防控关键技术,组建了具有显著区域及种植模式特色的小菜蛾抗药性区域治理技术体系。
 
  而由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一等奖项目“地下和蛀干害虫病原线虫的系统研发和应用”,成果系统调查了我国昆虫病原线虫资源,建立约占全球种类70%的线虫资源库和国内最大的昆虫病原线虫规模化固体培养基地;研发的8个线虫制剂产品获准进入美国和日本市场,同时在广东、香港等11个省区推广应用,显著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成果为社会提供了替代化学农药的新型生物杀虫制剂和公益控害新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发挥政府导向作用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奖励激励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今年获奖成果中,涌现出一批为广东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建设、社会服务做出积极贡献的成果。
 
  例如,由深圳市南山区政府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特等奖项目“深圳市南山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及运行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解决当地经济发展中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的人才不足、设备匮乏、资金短缺问题,南山区政府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园区载体、专业服务、协同创新”,以“创新、创业、高端人才”的科技服务为重点,拓展服务领域,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形成了“高新”、“高成长”的科技服务体系,解决了制约南山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2012年,南山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居广东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