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技创新摆在城市发展的核心位置
- 2013-11-13 09:11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为全省“三大发展战略”之一。作为成渝经济区的“双核”之一和四川省省会城市,成都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城市发展的核心位置,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引领带动成渝经济区和全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贡献力量。
树立全球视野,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
当前,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这将带来人类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和世界产业体系的重新洗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将科技创新作为决定未来全球分工角色的核心因素,展开了一场抢占技术链和产业链制高点的争夺战。对成都来说,这是挑战也是机遇。从自身发展动力看,成都已经进入资源要素的“紧约束”时代,面对承载能力受限和生产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以扩大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同时,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南亚、东南亚国家引资能力上升的多重影响,“外生型”增长动力有可能逐渐减弱。我们必须站在参与全球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推进科技创新,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名城。
抓好关键环节,增强科技创新的实际成效
当前,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异常激烈。成都一定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发展之路。
引导创新路径,增强科技创新的战略针对性。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大数据、物联网、干细胞等新兴产业领域绘制更多技术路线图,根据技术创新路线来明确产业发展路线,并帮助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找准科技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避免跌入“技术陷阱”。
培育创新主体,壮大科技创新的主体队伍。总的思路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做强企业这个主体,大力发展综合优势明显的大型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小巨人”和“成长型”创新企业。激活科研院所这个骨干,积极深化体制改革,探索适应市场化方向的管理运作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夯实高校这个基础,推动高校紧扣重点产业开展创新活动,鼓励企业与知名高校“攀亲结缘”,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及时把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产业技术。
优化创新方式,提高科技创新的综合效益。立足自身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相对优势领域,着力加强原始创新,加快掌握一批关键技术。把握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趋势,整合现有技术资源,在机械、建材、食品、节能环保等领域大力开展集成创新,加快开发一批具有广阔市场需求和较高附加值的主打产品。大力推进科技开放,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技术相对薄弱的领域,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合作、人才引进等方式,重点引入一批关键技术,积极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以建立产业技术联盟等形式打通合作渠道,推动企业、在蓉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合作、协同创新,汇聚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强化支撑体系,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环境
纵观全球,凡是科技创新的领先城市,无不拥有国际一流的创新环境。成都推进科技创新,应主动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从平台、人才和金融等方面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服务体系,积极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环境。
强化平台支撑,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体系。优化空间平台,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功能区和创新型园区,依托在蓉高校共建特色知识经济圈和科技园区,加强各种国家级产业基地申报建设,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空间平台格局。优化技术平台,加强产业研究院、公共技术平台等研发平台建设,推进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健全资源整合和服务共享机制,打造开放高效、互联共享的技术平台体系。优化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国家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建设,优化技术转移集团运营模式,加快建设创新驿站,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着力构建全链条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强化人才支撑,打造国际一流的科研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奖励和选拔任用机制,鼓励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期权激励等形式深度参与产品研发和企业创建,最大限度激发广大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昂扬激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开放式培养体系,造就更多创新型人才,在各个领域形成一批创新团队。实施“成都人才计划”,积极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四川省“百人计划”的尖端人才,特别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大助推作用的领军人才。同时,建立高度灵活、富有弹性的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优惠政策,积极打造创新人才汇聚西部地区的首选之地。
强化金融支撑,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支持环境。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体系,广泛开展面向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扩大信贷支持,着力实现金融服务的全覆盖。积极推行新型投融资模式,以政府性基金为引导,大力发展抵押融资、股权融资、企业债券、风险投资等各种投融资模式,加快建立现代化、市场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大胆探索金融产品创新,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合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以及其他特色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增强抵御创新风险的能力。
完善保障措施,营造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
推进科技创新,还要强化保障措施,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大力营造创新创造的浓厚氛围。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推进科技创新的工作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应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正确理念,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坚持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强化政策保障,加快健全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树立大力扶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坚持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统揽,瞄准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和支撑体系,从资金、人才、税收、土地、市场等方面研究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含金量”的扶持政策体系,夯实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撑。强化文化保障,大力铸造创新创造的城市精神。注重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加强地标性建筑、城市雕塑和景观小品的规划设计,着力融入创新创造的精神内涵。完善城市荣誉制度,大力表彰为科技创新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积极倡导拼搏进取、创业创新的城市风尚。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使创新创造的特质融入广大成都市民的精神血脉,铸造“创新之城”的城市形象。
(作者为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