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作促共赢 工业节能领跑生态文明建设
- 2013-08-06 08:39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在实现工业文明时以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可承载为前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社会。
本报记者 叶涛报道
一边是经济发展的压力,一边是资源、环境的约束,矛盾难解,如何平衡?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名誉会长李毅中日前在出席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时表示,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在实现工业文明时以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可承载为前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社会。
工业节能是重中之重
“十一五”以来,从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尽管相关部门、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从国家到地方、从行业到企业都有严格的考核指标,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经济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业增长仍然过度依赖物质资源的投入,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当前大气污染、PM2.5严重超标、雾霾造成社会公害引起广泛关注。原因何在?据分析,在京津冀地区,火电和燃煤锅炉占30%,工业排放烟气占25%,机动车尾气占18%,其余是扬尘和生活排烟。
“因此,我们不能重复先行国家的老路,必须在工业化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清洁生产和集约增长为内在要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倡导循环经济,实施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创建两型社会,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李毅中表示。
据李毅中介绍,从环境污染看,我国化学需氧量(COD)年排放量约2500万吨,氨氮排放约26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220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约24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全国还没有一个统计数据,估计超过70亿吨,均居世界首位。
工业节能是节能的重点,也是重要手段。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叶滔告诉记者,目前,工业能耗已经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70%,六大高耗能行业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电力又占工业总能耗的70%以上。
如果再继续“粗放”下去,资源环境不可支撑。“我们只有一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李毅中认为,今后工业领域节能应着眼于三个方面:在化石能源方面,要合理开发科学利用,要发展洁净化利用技术,提升煤炭洗选率、炼油成品油质量,发展煤制气,开发利用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注重煤、电、化一体化综合利用,发展特高压输电、改变不合理的火电布局等。在发展非化石能源方面,积极开发利用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给予政策支持,提升智能电网,建设能源互联网,提前和超额实现2015年、2020年新能源占比达到11.3%和15%的目标。在用能设备方面,要采用先进燃烧技术,提高排烟脱硫脱硝标准,提升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加快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等。
节能服务蓄势待发
节能服务市场到底有多大?未来节能服务公司数量会有多少?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副秘书长闫长乐引用了国家“十二五”节能服务发展规划的相关数据告诉记者,“2015年行业产值预计达到3000亿元,将形成20个左右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节能服务公司,国家将培育1000家实力较强的节能服务公司”。
“在国内,现在还没有那个产业像节能服务这样高速增长,不管是节能服务投资额、节能量还是从业人员都增长迅速。”闫长乐表示。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相关统计数据也佐证了闫长乐的看法。资料显示,从能源资源消耗看,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耗折合36.2亿吨标准煤,约占全球的21.3%,创造了全球11.6%的GDP,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3-4倍。我们使用了全世界46%的煤、45%的钢、14%的油气、50%的水泥,原油进口依存度达57%,铁矿石超过50%,铝矿铝材进口、铜矿铜材进口分别达到50%和70%,而且比例越来越大。近1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超过0.7。
据此预计,“到2015年全国总能耗将达到40亿吨标煤,2020年将超过45亿吨标煤。”李毅中表示,这一数字十分惊人。
全社会整体能耗的上升及企业、资金的不断进入也在迅速地做大节能服务这一产业。闫长乐乐观地表示,大型节能服务公司不久就将应运而生。“现在,已经有不少如中国石油这样的重点用能企业依托自身优势组建了节能服务公司,计划一步到位跨入大型节能服务公司行列。与此同时,众多中小型节能服务公司也积极通过重组、并购、相互投资催生出新的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反过来,这也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整个行业迅速做强做大”。
作为国资委监管的惟一一家主业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央企,截至2012年,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投入运营及在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达24个,覆盖建材、冶金、石化及电力等多个行业,并且是国内余热发电领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和投资金额最多的公司之一。“从2012年开始,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每年在工业节能领域的投资额大约在15亿-20亿元的水平。”陈叶滔表示。
此外,作为耗能大户,中国石化也在国内首开先河,提出9项绿色低碳承诺,加大科技投入、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加大节能减排管理力度。相比2005年,中国石化每年用水量下降到17.5亿吨,可节省8.2亿吨;加工一吨油的用能从84公斤标准煤下降到58公斤,降低了40%。
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
发展绿色工业、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的共同任务。“我们要学习、借鉴先行国家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实现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经验,学习借鉴他们在合理利用传统能源、科学开发新能源、发展先进制造等方面的经验,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快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李毅中对中国经济早日实现低碳绿色寄予厚望。
与此同时,不少拥有先进环保技术和理念的国外企业也主动寻求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机会。
阿米那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清洁煤技术应用与研发的美国工程公司,自进入中国之后,该公司与不少中国企业、机构建立了多层面、卓有成效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从技术研发、改造到全面的应用和商业化运作。该公司销售总监金冬民表示:“中美两国在能源领域有不少相似之处,我们愿意成为中美两国的企业家、科学家共同协作的平台。”目前,阿米那公司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既包括华能、格盟这样的大型国有电力公司,也包括不少民间社会团体。
“合作是我们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单个的企业或者单个的区域寻求可持续发展其实是很难做到的,也没有必要浪费精力重复走前面很多人已经走过的路。”陶氏化学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彭宁科认为,依靠合作,国外老字号的环保企业可以在中国寻找到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拉高了中国的环保节能目标及效果,这样企业和政府之间、两个国家之间都能实现共赢。
由于中国市场的贡献,德国西门子公司2012年在和绿色相关的业务当中获得了330亿欧元的收益,占到了该公司销售总收入的40%,中国市场的业务增长速度大大超出了该公司的前期预计。
西门子公司工业业务领域东北亚总裁吴和乐表示,期待中国和德国今后能在加强能效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更多合作,“我们相信,每一年中国的工业都会变得比以往更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