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家院士提醒中学生创新型人才需要文理兼修
- 2013-07-16 09:53
东方网7月16日消息:“中学的文理分科非常令人反感,而且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我认为未来几年内,文理分科一定会取消。但在文理分科取消前,中学生们千万别因为高考指挥棒而把自己简单地圈定在文科或者理科中,这会减少你们未来人生的可能性,也会使你们离创新性人才更远。”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教授昨天在上海科技夏令营的复旦大学分营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生们交流自己的科研之路,并特别鼓励中学生们文理兼修。
科学研究一样靠灵感
“科学创新不单单靠逻辑推理,科学创新的萌芽在于形象思维,大跨度的联想会突然给你启发,产生灵感。有了灵感才会再按照逻辑思维去推算、去计算,设计实验加以证明,从而有创新。所以科学家要有艺术修养,学会文学家、艺术家的形象思维,具备大幅度联想的能力。”杨福家教授这样向中学生传递自己的观点。
他说自己现在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文科还是弱了一点”。“我曾经最讨厌历史,工作后也不大看历史书。后来在美国认识了一位数学家,他上大学时竟然是学历史的!我想了又想:为什么他会从历史学家成为一个数学家呢?后来发现,历史是批判性的,研究历史需要的是质疑的精神和严密的逻辑,而数学最关键的也是逻辑,这是相通的两种能力。可见文理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但是在中国,几乎绝无历史学家转行成为数学家的可能性。“因为过早的文理分科,使得学生提早把自己的发展圈入了文科或者理科。常常会遇到学生上了大学才发现自己并非文科生或者理科生的料,但是再要转变方向已经很难了。”杨福家教授说,“现在必须在中学被分科的同学千万不要为了担心自己一时的成绩,而忽视了综合的发展,因为社会总是在进步,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也许你可能在成绩上吃了亏,但是你离开中学以后,未来的可能性和你的选择就会增加。”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是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同样需要灵感。”杨福家感触最深的是,有位工程院院士最大的爱好是写字,从写字中,他悟出了许多科学的道理。“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培养学生的文理融合。”国家在转型,转型的关键就是要有更多的创新成果来替代过去的传统产业,创新人才培养非常关键。杨福家教授还鼓励学生要勇于质疑。他展示了一张画,上面两位著名的学者争论得面红耳赤。他说,现在导师的权威性越来越高,而学生对导师缺少质疑,“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在学生时代,和导师在学术上、在真理面前是平等的,随时都可以平等地争论。没有这样的文化,我们的科技才会这样落后。”
发现自己的“火种”
杨福家鼓励学生要心系祖国,并且善于发现自己的“火种”,因为心系祖国可以使自己有学习的动力,而善于发现自己的“火种”,又能够使自己的兴趣得以发展,这样才可能实现快乐和辉煌的人生,但是要发现自己的“火种”就必须综合发展。
“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都很强调祖国”。在他的眼里,哈佛的校门虽然并不大,但是上面的两句话非常值得和中学生分享。进门的那一面写着“进来让自己变得更智慧吧”,而反面是“离开这里,去服务社会吧”。他开玩笑地跟学生说:“人生观很重要,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同样的话,来到这个地球享受人家为你创造的一切东西,难道你不留下些什么吗?”
杨福家鼓励年轻人应该趁精力充沛的时候多学一点,而不是把上好大学作为目标。他说,现在很多学生把考上一个好大学或者找到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但是,社会永远变化得比我们想象的快,“我们现在很难预告未来的就业形势,也不能按照现在的情况来决定我们的明天,我们只能按照我们的兴趣和我们的长处来决定我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