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经济下行困局
- 2013-05-15 14:41
中国经济“三驾马车”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怎么办?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政府应多做减法,相信市场的力量,让市场成为推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力量,这样才能够解决中国经济深层次的问题。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姚景源/ 文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处在十分复杂的状态。如果说把中国经济现在面对的问题做一个归纳的话,大概有这样几方面:第一,经济下行压力与产能过剩矛盾有所加剧。第二,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与创新能力不足并存。第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第四,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第五,经济增长受到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加剧。
中国经济从去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连续下行,如果单从统计数据上把握缺少立体感,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煤电油运,煤电油运供给紧张,意味着经济上行,反之则下行。
第一看电,我经常跟一些企业家讲,你们到各地区去,当地领导肯定要给你介绍他们的大好形势,你听他介绍完之后,一定要了解一下用电量状况,如果用电量下行,经济增长不可能是上行。
从今年全国用电量的情况来看,1-2月份,全国平均一天用电量是129亿千瓦时,去年12月是140亿千瓦时,从去年12月到今年1、2月份,日用电量一天少了11亿千瓦时。电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一个关联系数,这个算起来很难,但是2011年的一个数据给我们把握用电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创造了机遇,什么机遇呢?201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47万亿人民币,全社会用电总量4.7万亿千瓦时,这立刻就会得到一个最简单的数,就是1度电带来10块钱GDP,这个数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1、2月份,一天用电量少了11亿度,不难看出经济下行的趋势。
第二看煤,要看库存量。2008-2011年,中国煤炭库存总量是2400万吨,到了去年第二季度,煤炭库存量就增加到3700万吨,这就是说,去年一个季度煤炭库存增加量,超过了以往四年煤炭库存增加总量,说明整个经济需求疲弱。
第三看运输。一定的经济增长要有相应的物流量,我们可以通过物流量来判断经济的状况。2008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带领一个调研组到山东调研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当时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到山东主要高速公路收费站口把资料调出来,算高速公路上卡车通行的数量。我们很清晰地看到2008年上半年在山东高速公路上行驶着很多卡车,到了下半年卡车数量急剧下降,尤其是2008年12月份和2009年1、2月份卡车数量微乎其微,3月份有一个上升,表明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有明显的成效。
还有铁路运输,在前不久的2月份,全国货运总量310亿吨,去年2月313亿吨,这也可以读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
由于整个世界经济处在复苏缓慢、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状况,我国的出口贸易受阻。去年4月中国出口增长4.9%,而前年四月是24.9%,一年时间出口下滑20个百分点。去年全年进出口贸易确定目标是增长10%,实际上仅仅实现了6.2%。中国出口对外依存度为25%左右,出口受阻必然导致经济下行。当然对于出口受阻导致经济下行,我主张不要停止到此,要做更进一步分析,那就会发现我国出口虽然受阻,但高科技出口还不错,去年高科技产品出口同比增长9.8%,而传统产品受阻严重。
为什么过去传统产品出口强劲有力,现在却受阻如此之大呢?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增长方式的问题。过去我们靠什么?靠的是低要素成本,特别是低劳动力成本,然后形成低价格商品,利用低价格商品打天下。
我记得20年前到浙江,当地的企业家问我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赚钱?我说有,非常简单,你买张飞机票背上照相机,到发达国家商场看一看,他们在卖什么,回来就生产,然后向那出口保证赚钱。但这是20年前。现在不行了,为什么现在不行了?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各项要素成本都上升的阶段,土地价格在上涨、原材料价格在上涨、动力能源价格在上涨、环境保护成本在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幅度就更快。这些要素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上涨,使过去依赖低要素制造低价格商品打世界这条路走不通了,旧的出口增长方式已经穷途末路。所以我的观点是,一定要把现在经济下行的压力转化为调结构转方式的动力,这样才能够解决问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或者说早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我们就总结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点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到外部需求上去,我们应当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把扩大内需作为基本方针。而扩大内需,就要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结构。应当讲从1997年以来,我们在扩大内需、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结构上确实有不少进步,但是没有根本性成就,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还是面对老问题,就是出口受阻导致经济下行。
因此,我们要减少对出口依赖,把扩大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方针。什么是内需呢?投资+消费=内需。在过去三十多年,我们在过去很长时间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在“三驾马车”中投资发挥作用最大。投资增长率在历史上最高的是1993年,增幅达到61%。
一个国家长时间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必然会形成三个问题。第一,投资有两重性,投资在投入的同时产生需求,需要钢铁、水泥、机器设备、人工来拉动经济,所以投资创造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但是,投资总有完成的一天,一旦项目完成,就由建设时期创造需求的单位转化为创造供给,变成提供产品的单位。也就是说,投资拉动经济的同时,形成大量生产能力,大量生产能力形成之后,如果消费没上来,产能过剩就摆在我们面前,中国现在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
比如电解铝,现在的生产能力2500万吨,去年生产2000万吨,全行业93%亏损,现在在建还有2000多万吨。还有一些新兴产业,比如风能发电设备产能闲置40%,光伏行业全面亏损。
第二,投资依赖信贷,信贷要靠货币。从1949年到2011年正好是建国62年,62年我国共发放55万亿人民币贷款,其中2008-2011年发放28万亿,占到50%。显然,这种状况使我们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
第三,国民收入分解为两大块,一块是投资,一块是消费。投资率不断提高,必然挤压消费力下降。投资率曲线逐年上升就把经济增长拉起来,大家消费率曲线下降,所以经济虽然增长了,但是民众还不满意,不能够享受到和经济增长同比例的福祉,社会不和谐、不稳定,显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消费现在遇到什么问题呢?让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首先要让消费者有钱。“十八大”提出两个“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国民经济增长同步,劳动力报酬提高和劳动力工资提高同步。
过去长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同比增长幅度在20%左右,企业利润甚至比这还要高一些,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却是一位数。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影响整个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拉动力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意义十分重要。
再来说,老百姓有了钱,未必敢花钱,有钱和敢花钱是两个概念。一个人敢不敢花钱取决于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如果他感到支出压力很大,也不敢花钱。现在我国社会保障不健全,面对高房价,看病贵等等一系列问题,老百姓往往把钱存到银行,进行自我保障。因此,我一直强调,现在银行储蓄存款不能简单地被视为财富型存款,而相当数量是保障性存款。
同时,要让大家放心花钱。现在市场上假冒伪劣横行,有毒有害食品频频被曝光。今年“3.15”,我就是批评了政府监管官员,他说中国的食品99%是好的,这叫什么论调。食品安全怎么能是99%,一定是100%的。
这样一分析,中国经济“三驾马车”都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怎么办?还是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我常听人说,我们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结构,讲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实质性的进步?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没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主张一定要相信市场的力量。回过头来要重温小平同志三十多年前对政府提出的批评,政府管了很多管不好、管不了、不该管的事。我们要把这些交给市场,让市场成为推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力量,这样才能够解决中国经济深层次的问题。
我年轻的时候,下乡当知青,在东北伐木,然后把木材抬到山底,木材非常重。我们有一个规则,就是十个人抬不动,撤下两个人,八个人来抬,八个人抬不动,用六个人来抬,就是做减法。东北的山区木头都是做减法抬下来的。我觉得政府工作应当学习研究东北抬木头的规则,如果做不好就减人减机构,放权不就好了吗?
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我们确实应当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上下大的气力,一定要把政府管不好、不该管,管不了的事交给市场,交给企业。最起码要取消投资审批,一个企业该投什么、不该投什么、什么时候投,难道第一线的企业家还不如坐在政府机关办公室的那几个人吗?这不就相当于学生给老师批卷吗?我们要相信市场的力量,敬重市场,这样才能逐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