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简体中文 > 创新动态 >

创新人才,从何而来?

  • 2012-06-13 11:47

 

  编者按

  创新,是当前世界的主题——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文化软实力为集中体现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肩负着“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理想的中国高等院校,如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才强国战略的新需求,培养创新人才,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日渐深化,创新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高校更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并实践基于兴趣和自主选择的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
 
  基于兴趣选拔人才
 
  创新人才具有多种核心特质,在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分析问题能力、论证能力、想象力与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等,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兴趣爱好、主动性与持久力等,其中兴趣爱好要素至关重要。兴趣是进行学习、探究的根本动力源泉,它不仅有助于分析问题能力、批判思维等智力因素的提升,还有助于坚定毅力和责任感等素养的养成。基于兴趣的学习将提高成功的几率,基于兴趣的探究有助于创新的产出。为此,北京师范大学在人才选拔中坚持以学生兴趣为取向。
 
  第一,在报考环节中考虑学生的兴趣。在自主招生中,学校不搞校长推荐,不对学生所在的地域和学校分等级,而是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即接受所有学校和考生本人的自荐,给考生自己根据个人兴趣,公平选择的机会,从而有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公平发展。尤其是面向免费师范生的“师表计划”更是吸引了众多西部和边远地区的考生。
 
  第二,在招生类型设置中关注学生兴趣。在自主招生中,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需要,同时考虑到90后考生日渐明晰的兴趣取向与兴趣差异,特别设立了“攀登计划”、“星光计划”和“师表计划”。“攀登计划”择优选拔对哲学或天文学等专业有浓厚兴趣的考生,而“师表计划”择优选拔乐教适教的考生,“星光计划”则面向学科特长生。
 
  我们坚持的多元考核包括文化课、多项能力和专家面试,既关注考生已有能力,也关注未来发展潜质;既涉及智力因素,也涉及非智力因素。我们利用我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科优势开发了“多项能力测试”,侧重对考生逻辑能力、论证能力、创新能力的测试,有效避免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第三,在录取政策中尊重学生意愿。学校在统招录取中以最大限度满足进档考生专业志愿为原则安排考生的专业录取,在入门时就尽量使考生所学专业与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规划相契合,保护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从近两年录取新生情况看,60%以上的考生录取入第一志愿专业,95%以上的考生录取入志愿专业,入校后提出转专业的学生仅为5%左右。
 
  最后,在培养中还重视学生兴趣的拓展与变化。大学生尚处在成熟过程中,随着视野的拓展,阅历的增加,一些人的兴趣会产生变化,学校考虑到这些变化,制定了专业二次选择、辅修—双学位等政策,为学生开辟了进一步实现专业兴趣的途径。院系通常以兴趣和能力考查为核心,确定转专业学生。近年,每年修读辅修—双学位课程的学生达1400余人。
 
    基于自主学习培养创新人才
 
  多年来,北师大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其中重要理念就是加强导师指导,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第一,选择是多阶段的,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例如,学生在入校之初,有实验班等多个更高发展平台供有兴趣和能力的学生选择;一、二学年末有专业分流和专业二次选择,以及辅修—双学位等供学生进行专业再选择;三、四年级有专业课程、科学研究和职业方向等供学生进行与未来发展相结合的多元选择。
 
  第二,选择是多方面的,覆盖培养所有环节。在专业方面,学校制定了专业二次选择和辅修—双学位制度。学生完全自由提出转专业申请,经过拟转入院系考核合格,即可实现专业愿望。学校在社会关注的20多个专业开设辅修—双学位课程,供学生选择,从而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在培养方案方面,设置30%左右学分的专业方向课程,多数院系提供选修学分两倍以上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我校综合性大学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选修课程,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课程编班方面,对于同一门课程的多个平行班,由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对于学生选择修读的课程,允许学生前期试听,如果与其愿望不契合,可在规定的时间内退选,提高了学生课程学习的效率;在科研训练方面,学校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支持学生自主选择指导教师和研究课题,鼓励学生跨院系、年级、专业组建课题组,在学科交叉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环节中的众多自主选择机会,使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锻炼了学生的判断力和决策力等创新人才核心素质,有助于他们在未来规划、纷杂事务、众多问题中做出恰当的选择,也必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在选择中受益,在选择中成长。
 
  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有耕耘就有收获,北京师范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效果显著。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除国防生、免费教育师范生直接就业外)55%以上继续攻读本校、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研究生或到境外深造。推荐免试研究生(含本科直博生)占毕业生的30%。一次就业率达99.06%。2010年天文系本科生刘德子、马骢的科研论文在“天体物理”顶级刊物发表,2006届毕业生周艳毕业次年即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
 
  自2006年设置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特等奖以来,我校三次申报的本科生均获得特等奖。其中本科生弋泽龙在与博士、硕士生竞争中高票当选。2006级英文专业本科生张萌,在2008年全国APEC未来之声选拔赛中,从4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以全票通过,全国第一的身份获得代表中国大学生随同国家领导人赴秘鲁参加APEC会议。
 
  1980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的王晓东,本科毕业后又考取了北师大的硕士研究生,在美做博士后时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L·歌德金和密歇尔·S·布朗,2004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20多万留美人员中当选的第一人。在新近发布的《2012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中,每年本科招生规模仅2000多人的北师大名列前茅,可见学校教学理念的成功。
 
    快评

  高校更需教育创新
 
  “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满世界都可以看见的字眼,更是当前世界一股强劲、实在的潮流。这个潮流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关乎一个社会的活力,关乎一个区域的未来,更直接关乎一个人在各自社会的定位、发展、成就,乃至所有的可能。
 
  而在中国的高校中,“创新”二字,更是经常听到——“我们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我们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教师”、“我们要培育创新型的环境”、“我们要支持鼓励创新型的学术”、“我们要多出创新性的成果”……诸如此类,不绝于耳。
 
  但重要的不是我们的想法,不是我们所说的;重要的是我们的行动,是我们所做的。
 
  没有任何一位高校的校长、任何一位高校的教师、任何一位高校的学生,不希望以上的涉及“创新”的诸点得以实现。但是要真正做到,这无疑需要高校实施一场持续时间长、意志力强、涉及高等教育整体环节的教育创新。
 
  高校的教育创新,涉及教育理想、观念、传统、现实、使命,涉及具体的教育方式、方法,更涉及大学课程的设置、教学环节与知识更新和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还需要大学中管理者和从教者的全面合作。这不是一个简单或者单维度的尝试就可以取得的成功,而是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有所突破的渐进过程。
 
  好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育人开始进入这样一个创新的过程。(方 言)